主页 > 书画艺术 >

西方艺术品急切争夺中国市场

编辑:山水画 2023-11-12 12:09 浏览: 来源:www.souhuashi.com

 

 

  近两年,中国买家砸巨金购买西方顶级艺术品,不仅让国人瞠目,也深深挑动着西方人的神经。无论是万达拍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还是华谊王中军买进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都让西方艺术市场为之振奋:中国人不但有钱,还愿意花钱买西方主流艺术品。而随着佳士得在中国内地的落户,更多的西方艺术品被直接亮相于中国买家眼前。虽然目前这类艺术品购买的数量还很有限,但对西方艺术市场的影响却是标志性的,甚至将改变全球艺术市场的格局。

  毕加索的陶瓷花瓶、安迪·沃霍尔的波普动物画、达利的铜雕设计,各种瑰丽珠宝、精致名表及珍罕名酿……4月25日晚,佳士得2015年春拍在上海落幕,两大专场共斩获8687万元总成交额。其中备受瞩目的“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的西方艺术品以100%的成交率圆满收槌,毕加索、达利、沃霍尔等西方艺术大师作品更被买家追捧。而“典雅生活艺术”专场的绝大多数拍品也是来自西方的顶级奢侈品,它们在被中国买家激烈竞投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引领中国内地的艺术消费风尚。

  西方艺术渐行渐热

  此次佳士得“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品虽只80多件,却融汇中西方不同时期艺术作品,涵括20世纪西方艺术、美国战后、波普艺术、新英国艺术、亚洲与中国现当代等艺术时期。拍卖云集多位顶级艺术大师作品,包括巴布罗·毕加索、马克·夏加尔、萨尔凡多·达利、安迪·沃霍尔、马克奎安、草间弥生等。

  其中毕加索颇具希腊罗马风情的陶瓷作品《舞者大花瓶》(一组25个),和创作于1969年手法大胆、颜色鲜明的卡纸肖像画《男人头像》,是该晚间拍卖的重头戏,最终《舞者大花瓶》以250万元落槌。

  毕加索之外,马克·夏加尔的佳作《粉红花丛》也是亮点。这位出生俄国的艺术家融合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的梦幻元素,创作出这幅令人瞩目的诗性图画,拍品经两轮电话竞投后,最终以260万元成交。

  萨尔凡多·达利高两米的大型铜雕《时间之舞I》,也是最为瞩目的拍品之一。该作品源自达利最著名的“融化的设计”题材,其标志意象也是超现实艺术运动的象征,它最终成交价35.596万美元。2014年,佳士得曾带来法国艺术家贝尔纳·布菲与安德烈克·布拉吉利的作品,此次上拍的是布菲的一幅精美肖像画《小丑乔乔》和布拉吉利的油画《傍晚的水塘》。《傍晚的水塘》意外吸引了超过4位场外委托方,最终这件11万元起拍的作品以75万元成交。

  佳士得自2013年9月在上海举办首拍以来,一以贯之地将西方艺术品引入中国内地。包括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达明安·赫斯特、夏卡尔、达利、布菲等一众艺术家的作品,都曾数度亮相前几季拍场。2013年,毕加索作品首次内地拍卖便获成功,《坐着的男人》以1153万元拍出。2015春拍是佳士得在上海的第四度举槌。此次呈现的6件西方作品,5件有中国买家参与竞投。对于作品的征集和选择,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董事祁忠信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估价在200万-400万区间内的名家作品,是想在本地市场寻找那些拥有购买潜力的藏家,当他们开始选择购买西方20世纪名家作品后,他们或许会对此领域有更大的需求。”

  而西方艺术品渐入中国买家收藏版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买家的年轻化和兴趣多元化。“特别是在西方当代艺术领域”,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年轻一代藏家的独特美学和收藏理念,使目前的艺术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国际化的趋势,“2014年上海拍场有32%的新藏家入场,成绩涨幅达48%”。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