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遭遇了一起拖欠购绫绢钱的纠纷。有人告状称,有人欠了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听闻后,将欠债人召来询问。欠债人陈诉道,他家以制扇为生,不料父亲离世,加之今年春雨连绵,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无法售出,并非故意拖欠。
苏东坡凝视他良久,心生一计。他温和地说:“暂且将你制作的扇子拿来,我为你打开销路。”须臾之间,扇子便送到他面前。苏东坡取过白团夹绢二十把,挥毫泼墨,以行书、草书书写扇面,又随手画上枯木竹石,瞬间完成。他将扇子交给欠债人说:“拿着这些扇子出去快卖了还债。”
欠债人抱着扇子泪洒感激之情。刚刚走出府门,热爱诗画的市民便纷纷上前,争以千钱购买一把扇子。手中的扇子立即被抢购一空,来得晚的人只能懊悔不已。于是,欠债人得以还清所有债务。此事在杭州郡传为佳话,人们纷纷称赞苏东坡的智谋与善良,甚至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心肠,也反映出他的人情世故和机智应变。在面对纠纷时,他并非简单地判罚,而是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才能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公正公平,更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