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山水画 >

怎样画中国之最(罗佳洋读《黄宾虹的世界意义》

编辑:山水画 2025-07-11 14:01 浏览: 来源:www.souhuashi.com

黄宾虹的独到见解和深刻阐述,展现了中国画变革的脉络与内涵。他的墨法研究,根植于米氏父子、高房山、吴仲圭的传承,董玄宰采用兼皴带染法,以及娄东、虞山的画风衰落等情况。他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独到的洞察,尤其在清末绘画程式化的背景下,他看到了中国画复兴的曙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回顾百余年前的中国画坛风云变幻,我们更能感受到黄宾虹的远见卓识。他不仅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推动了中国画在二十世纪的文艺复兴。这种变革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观念不谋而合,表现出一种艺术的交融与创新。这也为我们中国画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提供了启示。对于苏立文对中国画的现代主义观念的理解与研究,我们应予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具有跨学科、跨语境的特点,为我们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苏立文从全球艺术史的视角观察了中国画在民主革命前后的演变,打破了传统研究的局限。黄宾虹等艺术巨匠的研究早已跨越了传统画论的范畴,涉及艺术心理学、书画与金石学等领域,这种跨语境的研究无疑是对中国画学研究的挑战和启示。黄宾虹与欧洲画商史德匿的合作以及他与意大利画家查农的交往,展现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单一学科或单一课题的研究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研究来理解和中国画的发展。对于黄宾虹的研究应纳入全球性的视角,深入其传统取法与艺术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或者将研究封闭在一个狭隘的画学系统中,我们就会失去对话的环境和生成的空间。中国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融合的过程,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来理解和这一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魅力与价值所在。“黄宾虹的世界意义”并非仅仅强调现代主义中国画对西方艺术的单向影响,而是致力于揭示二十世纪中国画与西方艺术之间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研究,在洪再新的笔下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洪再新的研究犹如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库,他在长期的学术中,反复检测、处理数据对象,以敏锐的学术感知力洞察其中的微妙变化。他的著作《黄宾虹的艺术世界》不仅深入剖析了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更是对整个中国画学与现代主义关系的重新解读。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黄宾虹的艺术世界,同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画的现代主义在全球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洪再新以独特的视角挑战了黄宾虹书画研究的传统美学观念。他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对视知觉的研究,深入黄宾虹艺术中的艺术知觉共性,提出了“内美静中参”的假说。这一观点被洪再新和王中秀共同建立的庞大的“黄宾虹历史文献数据库”所支持,其中汇编的书信集、文集、年谱等已成为今天最前沿的黄宾虹研究的重要基石。黄宾虹的世界意义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得以确立,这无疑是洪再新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所带来的实质性推动。

最近,鲍里斯·格罗伊斯对俄国至上主义艺术家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的“附加元素理论”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解读。马列维奇的理论为我们理解俄国先锋运动时期的立体未来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类似的是折中主义岭南画派以及查农的国画水彩画所表现出的现象。格罗伊斯的理论观点揭示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开放吸收再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感染-自愈-再感染的过程。这种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黄宾虹的艺术理念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谈及黄宾虹,人们常常将他视为传统的代表。但在全球视野下,洪再新为我们揭示了黄宾虹在传统背后的先锋现代性意识。黄宾虹在1914年为《新画法》所作的序言中,大胆引言《圣经》中的语句,表现出他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他的这种态度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使他能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穿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之中。这得益于他对北宋山水中、金石碑学中的领悟,他坚信艺术永恒的革命力。

历史研究证实,黄宾虹的洞悉能力无人能及。在清末民初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他能够形成自己的世界性知见,以典型的中国式静观将一切洪流内敛地收束在笔墨之中。洪再新的研究正是对黄宾虹思想的深刻回应,他的文集跨越语境、时空的界限,拓展了我们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中国画的认识。洪再新的研究激发了近现代中国画研究本身与研究者不断更新事物的知见,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黄宾虹及其肇基的现代主义中国艺术的内在张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若能将目光和意识彻底打开,拓展到全部的时间与空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将不再显著,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揭示黄宾虹的艺术精髓及其在全球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罗佳洋(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篇:见繁体字多少画(见繁体字多少画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