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专访报道:河南超硬材料产业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王磊彬 裴熔熔报道:近日,省委楼阳生亲自赴郑州市的高校、实验室和企业,深入调研超硬材料产业。这一产业被誉为“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河南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超硬材料产业中心,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全球超硬材料产业的目光正聚焦中国,尤其是河南。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企业,它们生产的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被誉为“最硬最锋利的工业牙齿”。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规模庞大,全球约有半数以上的超硬材料产自这里。在A股市场上,多家河南的超硬材料企业表现突出,如国机精工、黄河旋风等。
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郑州三磨所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开启了这一产业的腾飞之旅。如今,河南已经成为全球超硬材料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之一。公开数据显示,河南人造金刚石的产量占全国的八成以上,对全球培育钻石总产能的贡献也近半。
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河南拥有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和一系列技术平台,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校也为此行业提供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表示,河南在超硬材料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黄河旋风这家上市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拥有核心专利技术341项。其生产的超硬材料和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钻探等领域,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尽管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在产能上表现突出,但在产值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力量钻石的总工程师张存升坦言,我们在超硬材料的高端领域,如超精、高精加工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明显。对此,张存升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发挥超硬材料在声、光、电、热等领域的独特优势。
为了推动超硬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行动。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河南省明确提出要巩固人造金刚石的优势地位,打造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为此,河南省已经组建了河南省金刚石材料产业研究院,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重点企业共同研发。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产业的不断发展,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副院长栗正新也表示,产学研用政金的协作需要更加紧密,以开展重大项目的研发。全国人大代表胡来运也呼吁国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培育钻石产业发展。
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已经站在了风口之上,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在资本市场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将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携手共筑研发高地。在河南省的引领下,他们致力于响应《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号召,聚焦超硬材料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树立卓越的研发生产基地。
这一战略行动,旨在打造世界级的研发平台,汇聚高新技术与企业资源。到2025年,河南省将涌现出超过10个国家级重点创新平台,实现省级重点创新平台在先进材料产业链的全面覆盖。在这一浪潮中,规模以上材料企业将进一步投身研发活动,每年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的硕果。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李翔明确表示,他们将遵循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超硬材料产业向高精尖领域迈进。这一雄心壮志不仅彰显了河南省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实力,也展示了其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决心。
在钻石领域,人造钻石的崛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历经岁月沉淀的天然钻石相比,人造钻石的形成虽然短暂,但其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却与天然钻石无异。过去,知名钻石品牌戴比尔斯的广告语曾使天然钻石价格飙升,如今,随着人造钻石的兴起,这一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我国生产的人造钻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天然钻石的标准,而其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这一事实预示着培育钻石的市场前景极为光明,未来三到五年将迎来其高速增长期。这一变革得到了国际的认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将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统称为“钻石”,这标志着人造钻石在国际上获得了正式的认可。
全球顶级珠宝商也开始涉足人造钻石领域,推出自己的品牌。业内人士纷纷预测,人造钻石的春天即将到来。这一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为整个钻石产业带来了一场革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无论是高端人才的引进,还是新兴产业的崛起,都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满怀期待,未来的创新和突破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点亮我们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