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山水画 >

中国之最织锦画(出于九层妖塔,入选中国195禁止

编辑:山水画 2025-07-10 08:05 浏览: 来源:www.souhuashi.com

《九层妖塔:热水墓群与红地云珠日天锦的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鬼吹灯》系列电影中的《九层妖塔》描绘了一段深入昆仑山诡异古墓的冒险故事。现实世界中也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九层妖塔”,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的热水乡渭一号大墓。以这座大墓为核心的热水墓群凭借其独特的价值,两次荣获代表国家考古最高成就的称号——中国考古发现奖。

热水墓群自1983年以来就被列为中国六大及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出土的文物价值连城。其中,红地云珠日天锦更是被选为首批“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中的成员。那么,这个神秘的墓群以及这件珍贵的织锦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东北部,海拔高达3米,是中国发现的吐蕃墓葬群。吐蕃是西藏地区统一的政权,因其对外扩张,在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留下了众多大型墓葬。热水墓群的墓葬形制独特,融合了吐蕃特色,如高大的封土、土石木混合夹筑等。其中最壮观的当属渭一号大墓,因其共有九层之多,故被称为“九层妖塔”。

尽管热水墓群经常遭受盗墓贼的侵扰,但仍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包括丝织品、金银器、铜器、漆器等。其中,红地云珠日天锦是吐蕃时期的一件珍贵织锦。其特殊的织造工艺和精美的图案使其成为了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红地云珠日天锦的纹饰展现了吐蕃文化的独特魅力,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这件织锦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影响的团窠纹饰以及东方特色的汉字元素。红地云珠日天锦的织造技艺也相当独特,采用了“经线显花”的方式,展现了高超的纺织技术。

除了红地云珠日天锦外,热水墓群还出土了许多其他珍贵的文物。在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览》中展出的《步辇图》描绘了吐蕃求娶文成公主的盛况,禄东赞所穿的圆领织锦袍服反映了吐蕃地区丝绸产业的发展。热水墓群中还有一件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玛瑙杯,它是红地云珠日天锦的一部分,展现了吐蕃文化的独特魅力。

要热水墓群中大量丝织物的来源,我们需要了解吐蕃王朝在其最盛时期的势力范围。那时,吐蕃占据了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四川西部以及青海东部等地区,这些地方都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吐蕃利用这些地方建立了自己的丝绸纺织业,生产出的织锦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色,被称为“番锦”。红地云珠日天锦就是这一典型的代表。

热水墓群和红地云珠日天锦的发掘为我们揭示了吐蕃时期的纺织技术水平以及东西方文化在高原地区的交流与融合。这是一扇了解古代文明的珍贵窗口,也是一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吐蕃产物。让我们共同揭开这座神秘墓群的面纱,感受吐蕃文化的独特魅力吧!在这片丝绸之路上,不仅仅是那些醒目的文化符号展现着历史的交融,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更是渗透于每一个角落。团窠中心的人物形象,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引人注目。尤其是那乘坐马车的日天真神,他的形象更是令人瞩目。他头戴日月冠,身穿V领胡服,坐在莲花座上,气势非凡。他的形象源自佛教中的日天,是居于日宫的十二天尊之一。这一形象并非凭空创造,而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日天的形象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不同于阿波罗所主管的光明,赫利俄斯是真正的太阳神。他的形象在古希腊的史诗和神谱中均有记载,是提坦巨神的后代。当亚历山大东进时,希腊文化随之向东传播,与当地的太阳神形象相结合,形成了印度神话中的苏利耶。苏利耶为世界带来光明,驱除黑暗、疾病和敌人,这一形象在印度艺术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这件织锦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杰作,它结合了中原的织造技艺和多元的文化元素。走进科纳克太阳神庙,我们可以佛教对苏利耶形象的影响,他在佛教中被称为“日天”。在佛教经典中,日天的形象虽然有所变化,但其职能仍然与苏利耶相近。

在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天顶上的日天的形象,呈现了一种新的风貌:站在四驾马车上,身着窄袖长袍,有卫士和妙音鸟陪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进入中国,日天的形象及文化内涵逐渐融入中华大地。中国佛教经书中对日天的描述独具特色,龟兹石窟群中的《天相图》更是展现了日天的形象。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日天的形象传入了敦煌,并在青藏地区与中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纹饰。

在都兰地区,吐蕃墓葬中出土的“红地团窠日天锦”,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文化交融。这件织锦的纹饰满密、生动有力,体现了吐蕃文化和唐朝文化的深厚交流。热水墓群因此被誉为“中国考古发现”,而“红地团窠日天锦”更是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录。

参考文献:

1.许新国.都兰出土织锦与“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二期。

2.许新国.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太阳神图案织锦考,《中国藏学》,1997年第三期。

3.曾科.关于7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吐蕃大型墓地的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