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诗《画鸡》
作者:唐寅(明)
初观此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雄壮的鸡,头上戴着一顶红艳艳的冠冕,似乎无需人工裁剪,浑然天成。它身披雪白的羽毛,犹如战士的铠甲,雄赳赳气昂昂地大步走来。
这只鸡非同寻常,它平日里矜持内敛,从不轻易鸣叫。当它一展歌喉,那嘹亮的鸣叫声便会穿越千山万水,似乎打开了千家万户的门。
注释解读:
裁:此处并非实际裁剪,而是指制作、天生的意思,形容鸡的红冠是自然生成的,没有人工修饰。
将: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或完成。在这里,它展现了鸡雄姿英发的步态。
平生:平素、平常,表示这只鸡在平常日子里。
轻:随便、轻易,形容鸡不轻易鸣叫。
言语:这里不仅仅是说话,更是指鸡的鸣叫声。
一:表示突然、一旦。
千门万户:形象地描绘了众多的人家,意指鸡的鸣叫声能传遍千家万户。
此诗通过描绘一只雄鸡的形象,展现出了其威武的气势和不凡的品格。在诗人的笔下,这只鸡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动物,更是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勤奋和报晓的精神。每当新的一天来临,它都会准时唤醒人们,开启新的一天。它的鸣叫声,如同晨钟暮鼓,催人奋进。
《画鸡》不仅是一首描绘鸡的形象和品格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告诉我们,要像这只鸡一样,保持内敛和勤奋,不断前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