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立体画 >

10画草字头最吉利的字,黄简讲书法L2-23正反十字的运用

编辑:山水画 2025-07-11 10:42 浏览: 来源:www.souhuashi.com

第23课 橫豎的複合筆勢「三」与介绍

一、深入解读撥鐙法书写十字的奥妙

在第46课中,我们学习了撥鐙法,此法包含四个动作,通过推、拖、撚、拽,书写出的字形便是十字。当圈转得稍小时,黄色部分代表横笔的收笔,白色部分则是抬笔向上的动作,最后完成一竖的书写。

十字的书写有两种顺序:先横后竖与先竖后横。虽然写法看似相反,但其实转圈的方向不同。撥鐙法中的小圈转动作,看起来就像是顿笔收,接着抬笔向上,再完成另一方向的横笔。

我们得到了两种相反的十字形态:正十字和反十字。正十字为先横后竖,抬笔方向为顺时针;反十字为先竖后横,抬笔向上为逆时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规定:顺时针两圈等于逆时针一圈。这一规则在正十字的书写中尤为重要。同样地,反十字也有其特定的变化。

二、“橫爻势”的与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个新的笔势——橫爻势。那么什么是“爻”呢?

“爻”源于古代的占卜文化,是八卦的基本元素。一横代表阳,两短横代表阴。阴阳交错重叠形成卦,三个爻重叠则形成八卦。当八卦再次交叉重叠时,便得到六十四卦,这时称之为六爻。

《说文解字》中提到,爻即阴阳交错之意。而在实际的占卜过程中,古人使用蓍草作为工具,通过一系列的变化来预测未来。

在《陰符經》中,某些字如“莫”和“藏”,其草字头便运用了橫爻势。这种写法与戈守智的写法有所相似,但也有其他书法家采用其他写法。例如王羲之的《蘭亭序》中的“蘭”字,其草字头的写法是否使用了正反十字的写法并不明确。

橫爻势的写法有多种:一种是先写反十字,再写正十字,左右相反,形成独特的交叉形状;另一种是两橫打通,先写左竖,然后拉长横笔,再写右面的一竖。这种写法在文徵明的《游虎丘詩》中的“茗”字可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是草字头的字,也可以使用这种写法。例如“万”字,原本并非草字头,而是表示一种长尾巴蝎子的符号。在书法作品中,运用橫爻势的写法往往与草字头没有明确的界限。

《陰符经》中的草字头变化多端,需要结合具体字的构造和书写风格来理解。除了草字头外,其他如“畢”、“观”、“蒙”、“夢”等字也有独特的写法。这些字的构造和书写规则在临帖时需要仔细观察并理解。

继续草字头的多变姿态,第三种橫爻势展现的是两个正十字的交织,这种形态独特而富有变化。第四种橫爻势则是由两个反十字组成,竖橫交错,充满了艺术的韵味。米芾的《蜀素帖》中的“葉”字便采用了这种写法。

《陰符经》中的草字头变化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对于喜欢书法的人来说,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些草字头的写法,将有助于提升书法技艺。在临帖时需要注意观察和区分不同字的构造和书写规则。第五种形态:竖笔势两开抬笔之魅力

今天我们要的是第五种形态,它像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某个独特的变形字。这种草字头的写法采用的是竖笔势,两开抬笔,使得整个字形既富有变化又充满了流动感。每一笔都仿佛在跳动,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第六种与第七种:奋笔势抬笔的舞蹈

第六种和第七种的草字头,更是将奋笔势抬笔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第六种形态是先写横,再竖竖相交,如同舞蹈中的转身,流畅而有力。而第七种则是先写一长横,然后抬笔向上写一短横,接着一折向下,这种写法在行草书中尤为常见,宛如舞蹈者的跳跃,充满动感和韵律。

第八种:布棋与正十字的交融艺术

在第八种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十字被巧妙地转化为两点,它们向右展开,姿态一致,布棋的流动性赋予其更生动的表现。右边的十字,其横线也可以用点或一小横来替代,展现出书法的灵活多变。这种变化就像张即之写的“落”字,展示了书法中的变化与取势的深厚学问。

深入思考:

想象一下,“茉莉花茶葉莊”这六个字都带有草字头,如何巧妙安排这些草字头,让它们既美观又富有变化?这需要我们深入草字头的每一种形态,理解其内涵和韵味。像王羲之的《喪亂帖》中的“先”字,其箭头所指处的抬笔,是顺时针两圈还是反时针一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

草字头,作为书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都是书写者情感和韵律的凝聚。想要揭开草字头的更多秘密,那就“了解更多”,观看本课的完整视频,让专业的书法老师带你领略草字头的魅力吧!相信你一定能够从中找到答案,也能在书法的世界中寻找到无尽的乐趣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