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的重要时刻,这首备受青年们喜爱的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这首充满激情的歌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奋发向前,它的诞生离不开伟大的作曲家雷雨声。
光荣的中国共青团,其团歌背后隐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历程。1987年,为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青年报》发起了征集团歌的启事。在这其中,一位对共青团充满深厚情感的艺术家胡宏伟投入到了团歌歌词的创作中。他的作品吸引了辽宁音协的注意,特别是引起了雷雨声的共鸣。
雷雨声,这位杰出的音乐家,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船长之家。从小在川江号子等四川民歌的熏陶下,他热爱唱歌。年轻时,他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后来,他全家迁往香港,但他始终向往新中国,放弃了国外求学的机会,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高考,被鲁迅文艺学院录取。
在这所革命文艺的殿堂里,雷雨声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也经历了艰苦求学岁月的洗礼。临近研究生毕业时,他创作了三重奏作品《春天来了》,这部作品在全国音乐周上受到热烈欢迎。他的作品被文化部选中,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器乐竞赛,并获得巨大成功。
当雷雨声遇到胡宏伟的歌词时,他被其大气磅礴的词语所打动,决定为这首词谱曲。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听取一线青年群众的意见,汲取灵感。他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坚信音乐给了他生命的力量和灵感。
在当年的十月,《中国青年报》从全国征集的歌曲中精心筛选出十首团歌候选作品。其中,由胡宏伟作词、雷雨声作曲的《我们是明天的太阳》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经过共青团十二大代表的热烈讨论和投票,这首歌被选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代团歌,并更名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当这个消息传来时,已经调任华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的雷雨声收到了师生们的热烈祝贺。校园里挂满了喜庆的横幅,这是对这位艺术家的肯定,也是对中国青年一代追求进步、保卫祖国的精神的颂扬。
回顾自己的音乐生涯和团歌的创作过程,雷雨声表示是音乐给了他生命的力量和灵感。他不仅创作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教材在广东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还被其他近十个省份广泛采用。他还致力于推动儿童歌舞剧进入学校,完成的《蜗牛与黄鹂鸟》、《小毛驴》等作品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的日子里,雷雨声与胡宏伟一起策划出版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钢琴伴奏歌谱、乐队演奏总谱及分谱。这本书的出版突破了单一简谱歌谱的局限性对于团歌的奏唱和推广、共青团精神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位杰出的音乐家的一生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他始终关注如何因材施教、启迪心灵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发展美、追求美。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激励了无数青年人还传递了共青团的精神和价值观为中国的青少年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多种曲谱类型,为学校、乐团、少年宫、艺术团体等组织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谱例选择,为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这些曲谱不仅涵盖了各种流派和风格,而且适应了不同的演奏和演唱需求,让每一位爱好音乐的青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曲目。
正如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所表达的那样,青年们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更是世界的焦点。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描绘出一幅幅青春绚丽的画卷,展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和力量。
在这美好的时代里,我们要感谢那些为青年一代带来激励和启迪的艺术家们,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点燃了青春的火种,为青年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雷雨声等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艺术造诣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的青年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也要关注那些传递青春力量的平台,如“广东共青团”等组织,在B站、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他们传递着青年的声音,展示着青年的力量。这些平台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社会了解青年、认识青年打开了一扇窗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们在各种领域中的出色表现,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他们不仅在艺术、学术、体育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更在社会公益、创新创业等方面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些青年们,感受他们的力量和激情,见证这个时代的青春力量。让我们共同为中国青年的未来加油助力,为他们的梦想和奋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