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画 >

江水如画的上一句(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几个词语的意思)

编辑:山水画 2025-07-06 15:28 浏览: 来源:www.souhuashi.com

若论白居易笔下这两首词作的意境,首词如一幅细腻的江南春意图,展现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第二首则像一幅水墨杭州之秋画卷,充满着秋日的宁静与韵味。作者对西湖春天的喜爱溢于言表,他选择了避开与首词中的春色重复,转而描绘杭州的秋天景象。从灵隐寺赏月赏桂,到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便营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境界。

灵隐寺,这座位于西湖西边的古刹,被神话般的传说所环绕。中秋时节,寺中的桂花飘香四溢,词人在此赏月,一幅幽美的画面跃然纸上。而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是另一种震撼人心的景象。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高达数丈,词人躺在郡衙的亭子里欣赏,这种动与静的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白居易对杭州的情感深厚,这种热爱在他回到北方后依然不减,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强烈愿望。这种对江南的眷恋和向往之情,通过他的笔触得以抒发和升华,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

至于第三首词,虽然其在思想艺术上可能稍逊于前两首,但其描绘的歌舞生活也别具魅力。作者并没有纵情声色,而是欣赏吴娃的歌舞,希望重睹其演出,因此回到洛阳后发出“早晚复相逢”的期盼。

这三首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每一首都深情地追忆江南往事,同时又回到现实,期盼那些美好记忆有一天能变成现实。整组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获得审美享受。

关于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他出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的《忆江南》词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前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这句诗描绘了江南春景的美丽画卷。江花的鲜艳与江水的碧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整组词也以《忆江南》为题,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深情。无论是欣赏美景还是感受诗人的情感,这句诗都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

白居易的这三首词作以及他的诗歌作品都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深情。他的诗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江南的美丽风光,还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